第046章 宇文赟驾崩_无良帝师,我的徒弟是暴君
笔趣阁 > 无良帝师,我的徒弟是暴君 > 第046章 宇文赟驾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046章 宇文赟驾崩

  黛琦一语成谶。

  宇文赟真的挂了。死因还不怎么光彩——他是死在他的美人们的肚皮上的。

  黛琦收到消息的时候都愣住了。

  “这个我也是万万没想的。”系统也震惊的很,“宿主真是有乌鸦嘴的潜质呢,一个皇帝就这么被你活活说死了。”

  黛琦:“……”不,我拒绝背这个锅,他明明是纵欲死的。

  “不过这个蝴蝶效应是有点严重哦。”黛琦感慨道,“宇文赟竟然提前这么多死了,他还没来得及退位当天元皇帝呢。”

  再这么发展下去,这个历史剧本是要乱成一锅粥了。

  “这不是正好么?”系统蠢蠢欲动,“他才当了四个多月皇帝就挂了,朝廷里那些不服他的官员也没来得及铲除干净,这不是更方便普六茹坚夺权?至于他儿子宇文衍才五岁的小屁孩,压根不足为虑。”

  怎么看都是天赐良机。

  此时普六茹家所处的位置,与当年的曹家、司马家是如出一辙,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普六茹坚派了长子杨勇前来接杨广回京服国丧。

  “黛少主,勇奉家父之命前来接二郎回京。”杨勇见礼道。

  “大兄。”杨广打了声招呼。

  “二郎可好?”杨勇温和的问道。

  “好。”杨广回答的言简意赅。

  黛琦只在杨勇打招呼时回以一笑,之后便默默观察这对兄弟的相处。

  如今为涉及到储位之争,他们之间还是比较兄友弟恭的。

  杨勇好词赋,身上有一股文人之气。其性格除却文人本身的清高之外,其实是比较宽和的,说的直白点就是耳根子软。与杨广的锐意进取对比,更是显得平庸。

  “我在想,如果没有杨广,而最终杨勇当上了皇帝,那么隋朝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宋朝呢?”黛琦做了个无聊的假设。

  “谁知道呢,文帝时天下并不太平,时有世家贵族叛乱,杨勇继位不一定能镇压得住他们。”系统漫不经心道。

  杨勇或可成为守成之君,可此时哪来的“成”让他守呢?

  百废待兴,叛乱连连,需要的是一个锐意进取的君王。当然,杨广是进取过了头。

  等兄弟俩寒暄完了,黛琦便道:“这便启程吧。”

  阔别四月,黛琦和杨广又回到了长安城。

  杨广随杨勇回了随国公府,黛琦则去了九重城的摘星台。

  “这老货是越来越会装仙人了呢。”黛琦看向宽阔高耸的摘星台,以及台上那个凭栏远眺的仙风道骨的身影。

  九重城也看见了她,目中闪过一丝嫌弃,然后招手让她上去。

  黛琦纵身一跃,平地飞起,直接飞上了高台。

  “宇文赟死了,你有什么打算?”黛琦开门见山的问道。

  九重城目光深邃:“静观其变即可。”

  不管谁上台,苍穹宫依旧是北周国教。

  “哪怕这北周不再姓宇文?”黛琦试探道。

  “呵。”九重城轻嘲一声,“本尊做什么要给他宇文家守江山?”

  黛琦了然,也安心了。九重城不插手那便最好,黛琦也不求他站普六茹坚。

  “登真隐诀可在你身上。”九重城虽是发问,可语气却十分肯定。

  “真是什么都瞒不过魔尊慧眼。”黛琦酸溜溜的说道,“你准备等新帝登基再献一次吗?”

  九重城轻笑一声,却又转身看向了摘星台外面,眺望远方。

  “你当谁人都是宇文邕么?”

  ……

  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宇文赟驾崩,朝臣们自然迫切要拥立新帝登基,以固人心。

  然而宇文衍年幼,不能主政,于是御正大夫刘昉和内史上大夫郑译便作矫诏召随国公普六茹坚入朝总理朝政并统管朝廷内外军队。

  因为宇文赟死的太突然了,他的兄弟们都在封地,鞭长莫及,以至于普六茹坚轻易便掌控了朝政大权。

  然而普六茹坚并未高枕无忧,只因宇文氏诸侯隐患犹在,随时可能起兵谋反,必须先下手为强才是。

  “赵王之女将嫁于突厥和亲,阿爹何不以此为借口征召藩王入京?”杨广献策道。

  “阿摐真乃阿爹之仓舒。”普六茹坚大为赞赏。

  仓舒是曹操之子曹冲的字,曹冲素有神童之称,极受曹丞相宠爱。普六茹坚以此喻杨广,可见其心中喜爱。

  “不敢当阿爹盛赞。”杨广忙自谦道。

  于是普六茹坚听从杨广的建议,拟诏传召藩王入京。

  又过了数日,普六茹坚择良辰吉日为宇文赟发丧。

  办完了宇文赟的丧事,朝政一应恢复如常,普六茹坚名义上是辅政大臣,实际上却在主政,新帝宇文衍则完全是傀儡。

  这日早朝,御正下大夫、成安县男李德林上书请封普六茹坚为大丞相、假黄钺。

  所谓假黄钺,假即借的意思,黄钺则是皇帝的象征,假黄钺的表面意思就是将黄钺借给大臣,引申为大臣代表皇帝行使征伐大权——因为往往重臣出征时才会加授假黄钺的称号。

  而大丞相则是政务第一大臣,两者同授,等于是将军政大权全部交给普六茹坚。

  宇文衍,他也没有别的选择。即便不授予普六茹坚这两个称号,他也已经掌控军政大权了,这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让他更名正言顺而已。

  于是在李德林的请命下,宇文衍拜普六茹坚为假黄钺、左大丞相。

  《周书·静帝纪》中有一句“百官总己以听于左大丞相”,可见左大丞相又要高于右大丞相。

  此外,普六茹坚又以正阳宫为丞相府,以郑译为长史,刘昉为司马,以李德林为丞相府属、加仪同大将军,其余官员也一一任命设置。

  普六茹坚长子杨勇也得了官职,被拜为大将军和左司卫。

  组建了丞相府的班底后,普六茹坚便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政令。宇文赟时刑罚残酷,百姓恐惧,不思效力,社会生产也大幅降低。于是他废除了酷刑,推行仁政,自己也勤俭节约,以身作则,倒是引来了一片赞誉。

  有人也曾问宇文庆为何不阻止普六茹坚篡权,宇文庆却是无奈一叹。

  “普六茹坚乃新帝外祖,又有郑译、刘昉等重臣拥护,更遑论还有苍穹宫为依仗,老夫一己之力如何回天?若仓皇起事,终致两败俱伤,毁的是大周国本,长的是南陈意气。”

  就像陈顼病重,北周这边都盼着他立即死了,届时陈叔宝的叔伯兄弟肯定会造反夺权,到时候南陈大乱,北周便可趁虚而入,直取建康。

  可如今陈顼没死,宇文赟反而死了。这时候南陈那边肯定也盼着北周赶紧乱起来,他们好趁虚而入。

  这真真是天大的玩笑。

  怪不得世人常说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过了一个月左右,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荄都到达了京城长安。

  普六茹坚以宇文衍的名义召见了他们,宇文衍按照普六茹坚给的台本下令五王在京中为宇文赟服丧。

  这是将他们软禁在了京城。

  回不去封地,藩王也不过是被拔了牙的老虎,不足为惧。

  普六茹坚总算去了心中的一块大石。

  摘星台。

  没有男神相伴,反而天天陪着九重城静修,黛琦都快发霉了。

  九重城也感到诧异:“你怎的还不回山?也不去找你徒弟?”

  “因为我对您爱的深沉呀。”黛琦冲他星星眼。

  九重城:“……”这要是在山里,本尊就一粪瓢把你扣茅坑里去你信不信?

  拢了拢袖子,九重城又恢复了波澜不惊的神情,悠悠开口问道:“近来本尊听说了个有趣的流言,你知道么?”

  黛琦眼珠子一转,随即装傻:“我最近都无聊死了,什么有趣的流言快说来让我也乐乐。”

  九重城戏谑的看她一眼:“剑圣朱邪为爱离乡,远赴中原,与苍穹宫左使日日相伴、夜夜同眠,不是夫妻胜似夫妻。甚至乐不思蜀,不肯下山了。这是谁传的呢?”

  黛琦瞪大了双眼:“哪有的事,剑圣和谢左使只是因为剑道一见如故,引为知己而已,怎么会传得这么离谱?”

  “你不知道?”

  “我天天跟你厮混,怎么可能知道?”

  九重城:“……本尊记得为你请过夫子,怎么还是乱用措辞?”

  黛琦一脸无辜。

  朱邪比她还无辜,他一直在苍穹峰上养伤,压根不知道那个流言怎么回事。于是当高句丽王的侍卫队找到苍穹峰上时,他是一脸懵逼的。

  侍卫队就是在少海边被黛琦一行拿下的海盗团,被押走后海盗头子——也就是侍卫队对长就跟刺史禀明了身份和来意。刺史当然不敢随意处置他们,立马就把他们送到京城交给宇文赟了。

  那宇文赟能怎么办呢,当然是好生招待着了,并帮他们留意朱邪下落。

  于是他们就在长安住了下来,住着住着就听到了那个诡异的流言。这下他们坐不住了,立马就赶去苍穹峰找朱邪了。

  朱邪听完了之后,差点气得旧伤复发。

  “这是怎么回事?”朱邪厉声质问卫队长。

  “啊?您也不知道吗?您跟……”卫队长小心翼翼的瞥了一眼谢玉,“嗯,不是那种关系?”

  朱邪:“……”嗯是个什么东西。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